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真、假學佛,且看自己是畏因還是畏果

學佛有百態,是真學佛,還是假學佛,且看自己倒底是畏因還是畏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學佛者幾乎皆知因果。然佛門還有句話叫: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那麼,菩薩為何畏因,眾生為何畏果呢?那是因為菩薩了知因果而信因果,了知種惡因必得惡果,所以,菩薩處處以利眾生為要,怕種錯因而不利眾生。

而眾生恰恰相反,不知或不信因果業報的真實不虛,以為因果只是一種教育人的方法,以為怎麼樣也不會得到相應的果報。說白了還是不能真相信或是真聽佛陀的教言。然後,什麼樣的話都敢說,什麼樣的事都敢做,直到惡報現前了,才害怕的不得了,才畏惡果。



《佛說善惡因果經》云:“……佛告阿難。如我處處經中所說因果。勸諸眾生讀誦修行得度苦難。若聞是經生誹謗者。其人現世舌則墮落。……”。

作為已皈依佛門的學佛人,對佛陀所說之教言,應當是百分之百地相信,而落實到自己一切有為的三業中去,這才是明信因果,才是依佛教言而修行。如果,學佛人連佛陀的教言聽過且過,不去落實到三業中,或是打折扣,那麼,此人,必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佛人,而是一個掛著學佛名頭行邪道的人。

當今世界上,稱為佛教徒的人非常之多,有出家的和非出家的。他們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徒嗎?他們真的都是在依佛陀的教言、教誡而修行學佛嗎?並非如此!

記得有報導,有的寺院為了香火錢而引起出家人和香客群毆;有的出家僧為了拉攏有錢信眾,辦齋飯要把信眾分出個三六九等來,供養多的,齋飯是最上等的,供養少的,是最普通的飯菜;建寺院,為了迎合居士的喜好,把寺院中的佛像啊、房子橫樑、法器等等標出不同的金錢和功德的大小來讓信眾認捐,還口若懸河故弄玄虛地給居士們講所謂的佛法,唬得居士們一楞一楞地,以為遇上了真聖者,以後成就全靠這位出家僧了。



而在家居士呢?為了得大功德,自己省吃儉用不問青紅皂白地捐錢給這樣的寺院,自稱為護法居士。而護法居士之間,又為了得到出家僧們的關照,相互排擠,相互攻擊,拉幫結派搞小團體,天天是非不斷。整天把所謂的護持寺院放在首位,天天跑去寺院做義工,就是很少靜下心來去學習佛陀的經典。

但是,這些人,但凡遇上事兒了,總是把一句話掛在口頭上: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一到馬上就報。儼然一副資深學佛者的模樣。

而現在,還有一種自稱的學佛人,他們在網路中似乎也在學習一些佛陀的經典,天天也在轉發一些佛教的東西。可是,他們實則並沒有學到點子上去。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在證明自己是附佛的妖魔。

為什麼?因為從他們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們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佛陀經典法義,而是把學佛當成了一種時尚,當成粉刷自己的金字招牌,或是把佛陀經典當成了一種武器,專門來對付自己不認同的人或是事物,為了打擊自己凡夫認知不喜好或與自己凡夫認知不同的人和事物,他們會去佛陀的經典中找一句或是一段話來作為武器去攻擊誣衊對方,以達到彰顯自己打壓別人的目的。

殊不知,這種凡夫心識呈現出來的作為,實則是不信因果,違背因果的妖魔行徑。他們從來不思量自己的認知有沒有錯,也從來不去考證對方的事物是否是正確的,只抱著不合自己意就要為反對而反對,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人都敢誹謗,不怕報應。這種人不但不是學佛人,實屬妖魔一個。

再有的學佛人,雖然在學習真正佛陀的教法,也似乎明白佛陀教言的法義,但我執放不下,當遇上與凡夫執我想法有不同的人和事時,或是自己錯誤作為被別人阻礙時,選擇的不是依佛陀的教言而行,而且選擇用凡夫的手段來處理人和事。於是,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凡夫目的,謊話也敢說,是非也敢搬,明明自己錯的就是放不下凡夫執著。不會自省,不會跳出執我看事物,不會放下執我坦然面對。其實,這也是不信因果的表現。

在我的認知裡,如果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首先當明信因果。而明信因果的佛教徒,必定是畏因的,因為怕今生墮落不得成就,所以必定先畏因。

三業最先念頭起,當念頭生起時,觀照自己的念頭,這說出去的話做出去的事怕錯因得惡果,那麼,必定每一個念頭生起就會小心再小心,對事物要考量再考量、瞭解再瞭解後才說。

學佛者,只有百分之百信佛說的,才是明信因果,才會所作先畏因。這樣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有成就的可能。

然而,明信因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既難又容易。難的是放不下我執,容易的是看得破世事,放得下我執。

世上學佛千千萬,是不是真學者,且看自己畏不畏因!

轉載自:修行生活記

https://mp.weixin.qq.com/s/ssvm6gIQGzpBlAy9FJ3Df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業力”什麼樣子?真的存在嗎?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相信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真的是這樣嗎?現實中,雖然我們也明白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往往我們還是會為了家庭、事業、金錢、地位等等的貪婪和欲望,而造下不同之善惡業因。當然也許有人會問,你們所說的這個“業”,我既看不到又摸不著,它真的存在嗎?那麼,我就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吧。


密勒日巴尊者是西藏一位修行證道的大祖師。當時在苦修過程中,為了消業,尊者經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和考驗,最終行持圓滿,得大成就。有記載:

尊者在弘法利生的後期,有一位法師看到眾人對尊者的恭敬和仰慕,他雖表面尊敬,但內心深處卻是十分嫉恨,覺得尊者什麼也不懂,就是一個虛偽、狂妄、自大的凡夫。

一次尊者病重,這位法師假惺惺去前往探病,還對尊者說道:

“像尊者這樣得道成就的大德,不該有這樣的重病,可是卻病了!若是有分病之法,可以分些病給眾弟子。假使有方法轉移,比如我也可以分擔一些,可惜沒有辦法,怎樣才好呀!“

尊者面帶微笑說:“我本不應生病,但生病不由自主。"

法師又說:“若我瞭解尊者的病歷就好了。恐怕找不到原因吧?若能轉移,請把病轉在我身上好了。“

尊者說:“這病也可以分一些給你,但你一刹那也受不住。所以還是不移的好。“

法師心想,這是轉移不了病才故作之談,於是更起勁地請求:“請無論如何將病移在我身上來吧!“

尊者遂道:“那麼,不移在你身上,只移在那邊門上,你且看吧!”

於是,尊者將病移在靜室的門上,那門便軋軋作聲,抖抖閃閃幾乎要塌下來的樣子。這時,法師還是心生懷疑,會不會是施幻術?就再次請求:

“實在稀奇!還是請移在我身上吧。”

尊者說:“好吧,你會受不起的。”

遂將門上之病收回轉移到法師的身上,一瞬間法師馬上疼痛倒地,不能動彈,連氣都出不來,幾乎要暈死了。尊者見狀即刻把病又收轉回來,對法師說:“我只把病移了一半給你。“

當下法師心中產生了強烈的最大懺悔,把尊者的腳捧在額頭,真誠感動的兩淚交流……



所以說,在業力面前沒有富貴貧賤、地位身份之別,只有赤裸裸的善惡果報之受者,所以無論你看得到,還是看不到,業力終究如影隨形,一當成熟,冷暖自知。即使一代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大祖師都不能倖免,更何況我們凡夫之眾呢?

什麼是業呢?

業者,梵語為羯磨,身口意三業善惡無記之所作者,又如三業造下之因而熟成之果顯。

業力由善性、惡性必受苦、樂之果報,因此,又有業因果報之說。業在過去稱之為宿業;業在現在稱之為現業。

業力也就是善惡果報的顯現,善業成熟就享善果,惡業成熟就得惡果,這也都將來源於我們平日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假設我們正享受著安樂吉祥、幸福圓滿的一刻,謹防下一秒就出現飛來橫禍,家破人亡之現實。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生不就是一場夢!這個人啊,說走就走了,什麼也留不下,只有業隨身。想一想難道不是嗎?

至高無上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慈悲教誨讓我們要增益善緣、離避惡緣;要通過修行,轉換因果。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善果先成熟,讓惡業遠離,不受因果業力束縛,從而真正脫離苦海。佛陀師父所說至高無上的修行大法《什麼叫修行》,只要依止修持,必受用無窮。

所以,唯有發自內心做最大懺悔,依教誡而虔修行持,早日消除業障,讓自己的善業果報早日成熟。反之,則只有印證這句“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而輪回無期矣。

撰文:一滴水

編輯:語默

轉載自:幸福圓滿人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ZyzAVhYwJPrMyR9n9suPN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真實案例告訴你為何要惜福?

01你的碗裡,藏著你一生的福報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先生,出版的《碗淨福至》以幽默瀟灑的筆法,寫出美食風味,敘述風土人情。

更重要的是,透過浸潤了煙火氣息的文字,蔡瀾向讀者傳遞了一道樸素的生活理念:

對生命心懷敬畏,對食物心懷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態,從容而優雅的走完這一生。

這也是書名“碗淨福至”的意義所在。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蘊含於生活中的點滴,就如同在日常一餐一飯的不經意間,就隱藏著人一生的福報。



02對食物缺乏敬畏的人,終會受罰

《朱子家訓》有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不僅是提倡節儉,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讓世人學會感恩。

明朝有個叫張義方的富商,他家有萬頃莊田,每天過著靡衣玉食的生活,

他雇了上百個佃農,為自己種植莊稼,佃農年年要給他繳納租糧。

日子久了,他收的糧食便堆積如山,一時吃不完,就在穀倉裡放著。

有人勸他,這麼多糧食不如分給窮人,不然就浪費了,這麼做也算給自己積福。

可他不聽,時間一久,存糧也就發黴了。

張義方倒也不急,他翻了翻穀倉,把發黴的糧食倒掉,把餘下的能吃的都喂了牲口。

有人說他是造孽,他也毫不在意,殊不知“倒掉的是良心,流走的是福報。”

六年之後,黃河決堤,張義方的良田和家財都毀於一旦,盡數被毀。

因為他的為人,也沒有一個向他施以援手,導致一家人在災荒中活活餓死。

這個世界的殘酷,在於你曾經做過的惡,終將會在若干年後,以同樣的方式加倍的償還於你,而那一刻總會令你猝不及防。



03你對食物的態度,乃他人對你的態度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風雲人物,他善於從細節中洞察人性,在其著述《曾國藩家書》中記錄了這樣一件小事。

曾國藩在安慶鎮壓太平軍時,一位遠親前來投奔。這位親戚出身貧寒,衣著樸素,言談誠懇,見到曾國藩時更是當面表示,願意追隨曾帥左右,不求富貴只圖溫飽。

幾天後,曾國藩在營帳中為他準備了一桌宴席,席間兩人侃侃而談,從天下大勢到征討策略,這人的言辭句句犀利精准,曾國藩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不料他席間的一個舉動,引得曾國藩心中不悅,吃罷飯後,曾國藩叫人送了他一筆盤纏,將其打發了。

身邊人大為不解,這個秘密直到後來曾國藩寫給他弟弟的信中才被破解:“某家赤貧,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寧其素耶!吾恐其見異思遷,故遣之。”

原來這人雖然自稱家貧,在吃飯時卻無意間流露了一處細節:

只因軍糧粗劣,他一邊與曾國藩交談,一邊將米飯中的秕糠挑出,曾國藩由此斷定此人心口不一,難當大任。

生命是由無數個細節的集合,在高手面前,你言行舉止的細節決定著你的成敗,而那些藏匿於細節背後的蠅營狗苟,終將在他們的慧眼下無所遁形。

禪者說:惜福不只是碗裡的事情,人真的有一點愛心,其實就是培福。

吃葡萄時,可以把葡萄皮留給螞蟻;吃蘋果時,可把蘋果皮扔到草叢裡喂小動物。

吃完飯用水涮一下碗底的食物殘渣,倒在植物的根部,植物也會歡喜。

我們用水洗澡、洗臉、洗衣服,要儘量地節約。我們今天的水多浪費一點,子孫就會少一點水。未來世界上最缺乏的,不是黃金、能源,而是淡水。

我們吃一頓飯,有些人就浪費很多紙巾,我們少用一點紙巾,是對樹木的慈悲,也是對這個世界的愛。

愛是跟萬物連接的最好方式,讓我們從當下開始,把對世界的愛做出來吧!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xfdAA5fi66gzdtArkuRuJQ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讓行善成為一種本能

2022年2月18日淩晨,我在睡夢中,夢見弟弟拿著一條約20釐米長的魚走向廚房,準備宰殺,但是將要經過我身邊時,這條魚竟然從弟弟手中滑了下來,好像長了腿似的嗖嗖嗖地向我滑來,我頭腦中不由閃出一個念頭:這魚兒難道是向我求救嗎?於是我趕緊跑過去,蹲下身用雙手把魚捧起來,“我要這條魚,我要把它放生!”

說完就把魚放進了一個裝有水的盆裡,一旁的弟弟竟然什麼話也沒說,我很順利地完成了這個“夢中奇跡般的救生活動”。

醒來後,我腦海裡不停盤旋著夢中那條魚兒在弟弟手裡掙扎滑落、在地上逃生求救和我急於救魚的情景,感覺像是真真實實地發生過一樣,這種救生的感覺真的太奇妙了。



十善之一“不殺生而行放生”。

放生是一件意義非同尋常,殊勝之極的事情。當你看到本來會被送上案板宰殺的生命,因為我們的救助而獲得自由和新生時,我相信你的心裡肯定會跟我一樣感動,也會在心裡湧現出很歡喜和美妙的感覺。

佛陀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明信因果,但是仍有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報應,更談不上明信因果了,所以就覺得這條魚該吃,那個動物該死,於是成天為了口腹之欲禍害生命,卻不知這些生命無始劫以來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是我們的至親至愛。試想,我們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父母子女落于刀殂之下,慘痛哀嚎而無動於衷嗎?我們能不拼盡所有,不顧一切地去救助他們於危難之中嗎?!將心比心,可見救生護生的意義是何其重大!

前不久,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和佛母為了我們眾生而舍報佛土,真正的佛弟子在痛心難過的同時,都在誦經聞法放生,都在以實際行動來懺悔,懺悔自己無始劫以來所犯下的罪孽,祈求佛陀和佛母重返人間,繼續救渡我們這些可憐的眾生。我也每天堅持隨喜參與放生活動,真誠祈求。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第二十六條,“認因果為虛幻不實。有些人認為因果不存在,不用怕,不會有報應這回事。做壞事不讓人知道就好了,總之沒有因果報應的。記住,只要你認因果是虛幻不實,就是邪惡知見。”

要知道,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須知因果絲毫不差,真正明信因果,從因地上用功,種好因,必結善果。所以,我們必須要多行善事,多積累善緣,不殺生而行放生,做一個恒時善良的人,如果真的有了這個心念,就算是在睡夢中也會本能地去奮力救生。

遵循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和佛母所教,從點滴做起,真切行持!只有這樣,才能增上功德,走上成就解脫之路!

撰文:雪馨

編輯:凡世塵印、芝麻開花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IPL9JC7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我學會從世間法上去反觀自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句話一直是聽的多,從中去深入體悟而真正受用的卻很少,然而這次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修行首先要斷世俗我執》這盤說法後,讓我學會從世間法上去真正反觀自己,卻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和觸動。


第一.對物質產生強烈的佔有欲望,讓我無法自拔

世俗上的誘惑非常之多,之前的我總是喜歡買買買,看到別人有的自己喜歡的就買,看到打折優惠的也買,只要小孩適齡的玩具都要買,小孩的玩具、衣服堆得很多,最後導致很多衣服穿都沒穿過就穿不下了。家裡冰箱一直都是滿滿的,食物多得都過期了,甚至壞了也沒吃上一口,這真的是在造業啊!把自己的福報都消耗完了。通往輪回的道路上,自己又快速的走了幾步。

聞法後我知道,要改掉對物質的貪欲心,讓自己的心境變得清淨。貪念是無止境的,世上所有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如若放不下這些,即便生起無常心、出離心,還是不能成就解脫。我必須當下就要改正,好好珍惜自己的福報,把資糧用在佛事上,種下善因。

第二.對人對事,依法不依人

曾經很多次和家人、朋友聊天,對方在八卦或者數落別人的時候,自己卻沒有即刻阻止,而是參與其中。還有很多時候跟家人一起吃飯,沒有想辦法阻止他們點活殺的魚蝦,以為只要自己不吃就行。種種這些行為,都是放不下世俗我執的一種表現。默認別人一時的愉悅,卻讓自己和他人背上各種無明惡因,這不是修行人該做的。問自己有沒有發真正的四無量心,有沒有真的對眾生慈悲。要孝敬父母,關愛朋友,就應接引他們學習如來正法,把他們帶到學佛解脫的道路上才是真的對他們好。

第三.忍辱

以前總以為忍辱就是不計較、不生氣,但其實從內心來講,始終是看不起對方,不認同對方的。聞了佛陀師父的法音後才知道,忍辱不是把自己放在居高臨下的位置,把對方看的特別渺小,不與他一般見識,而是發生矛盾時要反省自己,不能把問題指向別人,而是即刻察覺自己,是否自己哪句話、哪件事做錯了,或許給對方帶來了困擾和煩惱。要把佛菩薩的行為做為自己的依傍、時時反觀,如果是佛菩薩對待這件事會怎樣處理,因為佛菩薩永遠是把眾生放在第一位。做到這一點,修忍辱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第四.座上座下一樣修行

我就跟佛陀師父法音中提到的大部分修行人一樣,聞法的時候法喜充滿,感覺自己學佛求解脫的這顆心,堅定的猶如萬斤磐石、無法動搖。但之後,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立刻就打回原形。每天被各種煩惱,欲望所束縛。整天為了柴米油鹽,忙前忙後,這就是放不下世俗我執的表現。最基本的一日三審是否真的有做?做了是否真心悔改?這些都需要好好的反問自己。所以學佛不是表面,而是要真正發自內心的去修學,始終保持學佛如初的這份心境,不執著世間一切有為法,這樣才能經得起各種考驗和磨難。

總之,不斷世俗我執不得任何神通,不斷世俗我執不能了脫生死,也就意味著不是一位真心學佛修行人。佛陀師父在法音中教導我們的何止以上幾點,每一句說法都是佛陀師父教導我們學佛修行的重要準則和方法。學佛路上沒有捷徑,也沒有中間道路可言,只有發真心,一心求解脫,依教奉行這一條路。

撰文:心小館

編輯:語默

轉載自:幸福圓滿人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wv6Ujb2h_LqyeiaxGGNiAg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放下、放下、再放下才能轉煩惱為菩提

自兩個孩子同時生重病以來,一晃眼已經過了五年多了。這五年多來的煎熬日子,總使我聯想起幼年那種幾乎時時刻刻處於焦慮不安、驚慌恐怖又無助的生活情境。幼年時,常怕自已一個不小心說錯什麼、做錯什麼或沒有把弟弟們照顧好,就會換來一頓毒打或咒罵。那時時而雙腳佈滿紫紅的衣架印痕,要不就是手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