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學佛修行人在漫漫的學佛道路上常常流於“居士不勤修”的這種表面功夫


學佛修行人在漫漫的學佛道路上常常存在一種習性,一種表面功夫,一種因循怠惰、厭法之心,從而流於“居士不勤修”的這種表面功夫。

法王阿王諾布帕母在《子必依論》 - 《修行人的十種表面》當中開示:“在家修行的居士更要比出家人自慎、自覺,要比廟子裏的僧侶更要有無常心、出離心,要時時給自己敲響無常的警鐘,提醒自己,告誡自己,不要給世間俗事懞昏了頭,應該要注意勤於修行。“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當中說法:“第二十九條,認修行放在明日做。經常有人想到,今天累了不修了吧,明天再修。或者說:哎,今天我玩一玩,明天再做功課吧,再修心修行吧。凡是有這個念頭,就是已經從此時生發了墮落輪迴不得解脫的緣起種子。記住這一條,這是生發墮落的緣起種子,修行不能放在明日做,否則落入邪惡知見。“,這是一種的”不勤修“,另外一種的”不勤修“的原因往往是因爲世俗業務之繁忙,當做功課與處理世俗事務的時間相衝突時,個人選擇了以處理世俗事務爲先而佛法功課擱置不做,甚至爲了爭取世俗利益的最大化而選擇違背佛法,這時候所犯的就落入了邪惡知見的”第十九條,認利益大於佛法。在我們個人的利益與佛法相對立的時候,你取佛法還是取利益?如果你將利益看得高於佛法,你是邪惡知見。利益不能高於佛法,佛法是無上珍寶,寧捨生命不捨佛法。“

法王告訴衆生:“真正要了生脫死的行者,其作為居士修法時,會勤於持修,而不為世法所惑,要爭取八風吹不動,則可以精進修行,而才有成為一個大菩薩,大聖者的根性。“



我們常常聽到“八風“,除了因為蘇東坡的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及佛印禪師以“屁”字回應他之後蘇東坡過江前往理論,而出了這個聞名的“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公案而廣為人知之外,八風是什麼?

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此八法世間所愛所憎而能扇動人心,因其具有無形的能量,所以名之為“風“。八風包含四順四逆:四順〈所愛)為:利、譽、稱、樂;四逆(所憎)為:衰、毀、譏、苦。<佛地經論〉曰:“世間諸法略有八種: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 八、樂。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現誹撥名毀,不現讚美名譽,現前讚美名 稱,現前誹撥名譏,逼惱身心名苦,適悅身心名樂。如是八種總有二品:四違名苦、 四順名樂,生欣慼故。或復此中略說最後苦樂一對,聖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 遇衰不下,如是乃至樂而無愛、苦而無恚。如契經言:「聖處世間平等一味猶如虛 空,凡愚在世計有差別。由彼遠離遍計所執,世間八法於一切處皆同一味。」



阿王諾布帕母開示:“執此八風則生貪嗔癡愛喜怒哀樂,塵境相對,互為作用,由因感果,自入業輪。其根本就是執五蘊之假有,染色聲香味觸法,認假成真,以外境轉心,隨八風而遷流,如此則絕無證道之基礎。”

當爲八風所動,當為世情所牽,當以俗世為重,當追逐世間利益占據心頭,當我執煩惱交纏不斷,當無明生起,當業障現前,是不是就把修行、修法放到明天、後天、大後天再做了?是不是自我安慰這是生而為人的萬般無奈了?

在這滾滾濁世,身爲佛弟子,若落入了“居士不勤修”的這種表面,何能成就?當我們落入這種表面的時候,我們應當反思拉珍聖德所言:“真的信佛,不只是概念上的基本認同,這種大體上的粗糙認識,只會結出下品、中品信。真信是會生力的,因為真信是深入靈魂的,是用全部的身心去迎接,是用徹底的誠懇去受納,這種純淨的信,會在人內心形成一種力量,這力量會排開許多過往和當下的阻礙,帶動人的思考、語言和行為自然的趨向、近附、相應他所相信的對象,這種趨向、近附和相應的程度越深,面越寬廣,其信奉對象對自己產生的作用就越大,效果就越鮮明。”

當我們真心信時,是會在內心形成一種力量,這力量會排開許多過往和當下的阻礙,而勤學不倦的啊!反過來說,當我們流於表面時,我們已經不是真心信佛了!!

江如云

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9862934991034/posts/3745350769108896/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放下、放下、再放下才能轉煩惱為菩提

自兩個孩子同時生重病以來,一晃眼已經過了五年多了。這五年多來的煎熬日子,總使我聯想起幼年那種幾乎時時刻刻處於焦慮不安、驚慌恐怖又無助的生活情境。幼年時,常怕自已一個不小心說錯什麼、做錯什麼或沒有把弟弟們照顧好,就會換來一頓毒打或咒罵。那時時而雙腳佈滿紫紅的衣架印痕,要不就是手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