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父親的“三碗粥”

小顧的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在對待莊稼時,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珍惜和敬畏。但是有一件事,卻讓小顧很不理解。

每次收完莊稼後,父親總會在地裡留下一些乾癟的稻穀。剛開始,小顧以為是父親不小心遺漏的,便提醒父親。父親卻說:“別管了,讓它們留在那兒吧。”後來小顧才明白,那些乾癟的稻穀是特意給鳥雀留下的,是它們安全過冬的保障。



父親精于勞作,莊稼常常能獲得大豐收。有一年,鄰省因天災糧食歉收,一些人不得不外出謀生計。那段時間,父親總會在院子外面掛一個竹籃,籃子裡面有時放著兩個饅頭,有時是兩塊紅薯,或者是幾個窩窩頭。

“把食物放到外面不怕別人偷了去嗎?”小顧疑惑地問。父親搖搖頭,笑著說:“為了填飽肚子而伸手的,那不算偷。我們把食物放在外面,就是為了能讓過路的外鄉人填一填肚子,如果能吃飽飯,誰願意背井離鄉呀!”有一次,小顧透過窗戶看到一個衣衫襤褸、風塵僕僕的路人拿出了籃子裡的饅頭,狼吞虎嚥地吃完之後,朝著他家的房子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如今,父親年事已高,他告訴小顧:“人要活得善良一點、大氣一點。假如人生有三碗粥,一碗自己吃,一碗給家人親友吃,剩下的那一碗要分給那些與你毫不相干的路人吃。”

父親的“三碗粥”,不僅僅是出於善良和愛心,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轉載自:修行生活記

https://mp.weixin.qq.com/s/0u52TUofPOttU3wfhDBXqw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參加「南無燃燈古佛佛誕供燈法會」的感受

  燃燈古佛的佛誕日為農曆八月二十二日。《大智度論》曰:「如燃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稱燃燈佛或錠光佛。」 燃燈古佛 被稱為「過去佛」,與「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佛」彌勒佛並稱為「三世佛」。「 佛教簡略傳承皈依境 」清楚呈現整個佛教傳承脈絡,透過皈依境可以認識到燃燈古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