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佛門廣大,為何難度無緣之人?

隨緣是一種智慧,隨順機緣,不加勉強。隨緣的人像鏡子,相來則現,相去不留,毫不罣礙,如如不動。隨緣並不是消極等待或放棄尋求,而是要用平常心去看待身邊的事物,隨順當前的環境因緣,從善如流,以平靜淡泊的心態面對一切。

「攀緣」是一種煩惱,心隨境轉,強加外求。「攀」的意思是攀附執著, 抓住不放。因為執著,妄生分別,認妄為真,因而做出貪瞋癡的行為。「攀緣」的人做事往往被外境所牽轉,事未至而心欲求,事已去而心不舍。執著外境,迷幻成妄。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我們學佛, 不應「攀緣」,應該儘量結緣。例如以無所求的心贈送東西給別人,當義工説明有需要的人等等。只為付出,不問回報,這便是「結緣」。相反,如果心存回報,有條件地付出,強人所難,只會落入「攀緣」, 自尋煩惱。


佛不度無緣之人, “天雨雖普,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無緣之人。”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弘法的時候,有一位老太太在同一城市住了幾十年,她不信佛。佛陀就為了啟發大眾,沒有緣的人很難度,就到那位老太太那裡去。老太太看到佛走過來,馬上就轉過背去。佛陀以神通在她背後又顯一個身。她又轉到前面來,然後佛陀兩邊都顯身,四面都顯身,她就轉轉轉,沒辦法下,乾脆把眼睛閉起來,也不願意接受佛陀教化。

然後佛陀就回到精舍跟阿難陀說:“阿難,你去,你去度化那位老太太。”

阿難陀去了。很奇怪,老太太看到阿難陀卻很客氣,馬上用很精美的食物來供養阿難陀,然後受阿難陀的教化。很奇怪了,是不是?

其實, 之前阿難陀不肯去,他說:“佛都度不了,我可能沒有這個能力吧。” 但是去了以後,這位老太太竟然接受阿難陀的教化。

弟子們就請問佛陀,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佛陀說:“我跟這位老太太沒有緣。”



為什麼?原來無始劫以前,有一世釋迦如來跟阿難陀都是修行人。兩個人一起走在路上的時候,看到一隻死老鼠。釋迦牟尼佛的前生,只是看了那只死老鼠三眼就走了,沒有理會。阿難的前生,當時跟在後面,他卻生起一念慈悲心,在路邊挖了一個坑,將那只死老鼠埋起來了。

那一世的死老鼠就是現在這位老太太,而釋迦牟尼佛在那一世,只是看牠三眼,所以現在這位老太太看世尊三眼以後,就把眼睛閉起來。

而阿難陀在那一世,因一念慈悲心,結下善緣,現在這位老太太就很容易接受他的教化了。

釋迦牟尼佛隨緣啟發弟子, 不落消極, 不惜顯示神通, 希望可以度化那位跟他無緣的老太太。可惜, 老太太寧願閉上眼睛也不接受佛陀教化。佛陀明白不可以「攀緣」, 不能勉強抓住不放。於是叫阿難陀去教化這位老太太, 因為佛陀知道阿難陀跟這位老太太多生以前結下善緣, 要教化這位老太太就自然容易多了。

我們要視眾生平等, 不要因為我執著而生分別心, 輕視任何眾生。哪怕只是一隻螞蟻, 一隻蚊蠅,我們都要善待牠們。修行人深信六道輪回,一日未能成就,今生有緣遇到的眾生即使細如蚊蟲,亦有可能是我們來生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人。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慈悲隨緣的心,不要執著「攀緣」,應該廣結善緣,希望可以接引更多眾生,一同學佛修行,離苦得樂。

有緣的眾生啊,佛陀的無始劫以來的親人們,真佛子當一心向善,一心向佛,一心求修無上真諦,因果不昧,福不唐捐,終究會與佛接上解脫的法緣。一切都是因果,因是自己種的因,果也是自己種的因結出的果。而佛陀們的事業就是幫助有緣的眾生圓滿福慧資糧,次第解脫成就。

藉佛陀無量功德力,無量眾生的法緣成熟,這個世界在此一法緣中,有緣眾生必會更多慈悲,更多相互關愛,更多修行,更多善業累積,更多利益眾生,人與人之間互相和藹敬愛,世界會因此而和平吉祥,繁榮昌盛。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ksS2GtBt7C4c865_ccSWvQ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慶祝華藏寺開寺二十週年慶

  https://youtu.be/IFpliJpS0UA?feature=shared # 第三世多杰羌佛 # 義雲高 # 如法修行 # 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