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父親節來臨之際,憶無數個與父親的殊勝因緣和精彩故事

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觀念中,除了春節、端午、中秋之外,對其它節日可能都很陌生,尤其是西方節日,諸如感恩節、母親節等,

提起父親節,這對我是陌生的概念,時下父親節漸漸來臨,受這個西方節日的影響,卻激起了我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憶往昔崢嶸歲月,父親的一幕幕不禁浮現在眼前,勾起了我對如煙往事的美好回憶。


我的父親今年已經離開這個世界25年了,確實就像父親節的緣起創始人布魯斯多德那樣,對辛苦勞累為自己付出大量心血的父親非常想念和感恩,憶起少小當下事,不禁陷入深思!

從我懂事起幼小的記憶中,感到父親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人,他出生在20世紀30年代,由於家境貧困,沒有上學,因此不會寫字,但卻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他多才多藝,任何事情不僅一看就懂,而且會做,工藝技能似乎天然就會,瓦木工皆通,而且教了很多徒弟,老人家年輕的時候樂於助人,幫助全村鄰里無私修繕房子,德佑鄉里,因此,人皆讚歎有佳。老人家記憶力驚人,可謂過目成誦,曾聽一遍《小五義》就能類似講評書一樣複述下來。他還精通武術,擒拿打鬥幾個人不是他的對手,他還製作過刀槍劍戟,工藝精巧過人。這些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曾記得二十世紀70年代,鄉村經濟落後,家中貧困,很少能吃到細糧,平時由於父親的辛苦,母親也偶爾做點細糧烙餅,我在家中最小,因此,父親就分些烙餅給我吃,這應該是對我偏心愛護的待遇吧。

由於父親瓦木工精通,因此經常外出幹活,曾參加過50年代末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修建工作,外出回來時都帶些錢用於家濟,一次我看到很多新的硬幣和兩角、五角、一元、兩元的鈔票,那時,似乎天然知道這是好東西,就想要,但是父親並沒有給我,我就不高興,叫我吃飯我也不吃,父親一看就知道我的想法,便把半圓形的錢包裡面裝了很多新新的鈔票和硬幣給了我,我才開心快樂起來。此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後來有緣學習如來正法,才知道自己貪嗔癡從幼小的時候就萌芽待發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生涯致使漸漸離開家鄉,到較遠的中學學習,那時每週回家一次,雖然與父親接觸的時間慢慢變少,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我流連忘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家中依然比較貧困,那時要把糧食換成糧票在學校使用,有一次,父親騎著自行車行程二十多公里,將沉沉的一袋糧食送過來,全身是汗,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要節省著用,家裡糧食不多了!我當時心裡酸酸的,因為那時的我已經體驗到生活的勞累和生存的不易。當時父親並沒有停留多久,就騎著自行車趕回老家了,我看著父親的背影,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那時我悠然想起了毛主席在1910年寫的詩詞:“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我一定要學有所成,不負父親的殷切希望。現在想來,正是那時的願望讓我走到了現在。

由於是佛教家庭的原因,與佛教正法終是有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出現氣功熱,由於缺乏正知正見,把氣功與佛教混淆不清,那時的父親雖然沒有因緣遇到正法,但是在實踐中,父親自然的有種感覺,他對佛教的慈悲喜舍等佛教教義在實際中有意無意之間踐行體現出來了,這也許是無始以來的善根因緣種子吧,相反,對封建迷信、怪力亂神、氣功等基本都持半懷疑、否定態度,這在當時給我埋下了學佛的伏筆,隨著自己的成長進步,終於在部隊走出了自己成功的人生之路,為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準備讓父親來千年古都生活、安度晚年,以盡孝心,當時父親的願望也是這樣,那是因緣漸漸成熟的2000年的10月,全家團聚,照了全家福相,一派祥和之氣,然而,萬萬想不到的是,那一幕卻成了終生的最後一面,隨後不久,父親就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成了我終生的遺憾,父親的一生是充滿艱辛勞苦的一生,晚年家境漸好,卻無緣享受,學習如來正法後,我想起父親的一生,更是感慨萬千,父親未到古稀之年就離世而去,也是因果因緣的關係,然而,讓我遺憾的是,父親有如此天然的悟性和聰慧及分辨是非、正邪的能力,卻沒有因緣學到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如來正法,每當想到這裡,讓我黯然淚下,感思人生無常,如果說對父親的孝,也許讓父親學到如來正法是最大的體現,因為父親本自具足善根,如果活到今天,也許父親會有大成就的。


然而,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切都已夢幻泡影,但是如果沒有當初父親潛移默化的正確影響,也許今天與正法之緣擦肩而過,因此,感恩父親的慈愛和因緣!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無數個與父親的殊勝因緣和精彩故事,但是最好莫過於結緣正法,學習佛法,這應該是獻給父親的最好禮物吧!

在此,我回向給父親早日有緣學到如來正法!更希望與佛法有緣的父親們走向光明幸福的解脫之道!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lN-zIWeYN3PMt8ejBEbEJw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修行二三十年不如八個月的道理原來如此啊!

當今很多學佛修行人認認真真、誠誠懇懇地學佛修行,有的甚至修了幾十年,結果卻沒有修出任何證量功夫,自然不可能成就解脫。


其實造成這個結果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以純淨之三業相應佛菩薩。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以曾讓弟子幫忙找房子作為因緣來教化弟子,結果,有的弟子當下落實,把找房子當作最重要的事,而有些弟子則是隨便應付一下,更有弟子聽了隨之就拋之腦後根本就沒當一回事。

由此可以看出弟子們三業相應之差距。

事實說明,凡是三業相應虔誠度越高的,得到的加持力也相應越大,威神之力也隨之展現出來。反之,則根本就得不到加持,更不要說展現佛法力量。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什麼叫修行》裡曾講了一個公案,一位仁波切修了三十多年的行,經律論都講得很好,但是就是沒有實際功夫。

另一位大法師出家二十多年,經律論通達,是一著名寺廟的住持,也是講經說法之名師,但也沒有實際證量展現。

南無羌佛讓他們專修《什麼叫修行》,結果,八個月後奇跡發生了,仁波切在測試中,以金剛拳五雷正法掌的功夫,實際證量得到展現。另一位法師卻沒有展顯任何力量,後在佛陀的教化下終於明白實修的重要性,必須實際於三業上下功夫,不能打半點折扣,這位法師按照佛陀說法再修三個月後,證量測試中威力頓然展現。


這些真實案例說明,佛法的受用境界、道量、功夫本事來源於完美的戒體行持,來源於純淨的三業相應之心行。否則,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就是修行二三十年不如八個月的道理,你懂了嗎?

文/明訊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YPSi2ZcwEcOxaZTaBqEuTQ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兔子贏了獅子,你贏了誰?

在遙遠的森林裡,住著一隻威風凜凜的獅子。牠力大無窮,尖牙利爪,每天都要捕食動物為生。時間久了,動物們心生恐懼,卻無力反抗,於是懇求獅子,讓大家按照順序,輪流送命,以免每天惶恐不安。獅子聽了,大笑著答應,認為這樣不費力,又能維持自己的王者威嚴。

一天,輪到一隻小兔子。這隻兔子雖然弱小,卻聰明過人。牠不願像其他動物一樣乖乖赴死,於是慢吞吞地出發,一邊走,一邊尋找可以扭轉局勢的方法。途中,牠來到一口深井邊,看到清澈的井水映照出自己的身影,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計謀。

當兔子終於抵達獸王面前,獅子勃然大怒:「你為什麼這麼晚才來?信不信我現在就把你撕碎!」


兔子連忙裝出驚恐的樣子,顫抖地說:「大王,請您息怒!不是我故意遲到,而是……剛才在路上,我遇到了一頭長得和您一模一樣的猛獸,牠說自己才是真正的森林之王,不僅攔住我,還說要取代您!」

獅子聽了,怒不可遏:「什麼?竟然有膽大包天的傢伙敢挑戰我?快帶我去!」

兔子帶著獅子來到深井邊,指著井水說:「大王,您看,那個猛獸就在裡面!」

獅子探頭一看,果然看到一隻強壯的獅子,目光銳利,鬃毛張揚,彷彿在挑釁自己。牠張開血盆大口,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沒想到井裡的獅子也同時張嘴怒吼,氣勢毫不遜色。獅子更加憤怒,認定對方是一個強敵,於是奮力一躍,撲進井裡,結果沉入水中,再也沒有爬出來。

從此,森林恢復了平靜,動物們不再活在恐懼之中。小兔子靠著智慧,戰勝了力量最強的猛獸,拯救了大家。



而《本生經》記錄了南無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行時的故事,讓我們學到很多義理,想想,當我們憤怒、忌妒、恐懼時,是否曾想過,那些讓我們情緒翻騰的敵人,可能並不存在?

我們所對抗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內心的幻影,是我們的執著、妄想、貪心,讓我們一次次跳入自己挖掘的深井。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法音裡列舉了50種我執魔的具體情形,深入揭示了修行人日常中如何因心被境所轉,產生執著與煩惱,落入“魔”的陷阱。

這五十條不是戒條,而是一面明鏡,讓我們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細微煩惱的根源,從而學會在境界中觀照自己,轉煩惱為菩提。

這五十條將細微的起心動念,從對他人語言、行為、表情的反應,到對自我形象、身體、家庭、事業的執著,逐一指出,使行人能清楚反省,對治修正,遠離“我執魔”的束縛,走向解脫的正道。



完整內容可恭聞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法音:《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

誠摯邀請大家恭聞完整法音,真實受用佛法智慧,爭取今生解脫成就。

佛弟子 絳秋倫珠

2025/5/6

轉載自:德吉白珍佛學會

https://dgbjcenter.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6.html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他的善良,幾人能及?


一天,計程車司機亞當斯接到了一個約車電話,等他趕到時,一個老婦人已經等在公寓門口。老婦人說:“醫生說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想去養老院。我沒有什麼親人了,還好有它陪著我。”這時,亞當斯才發現她的脖子上掛著一枚鑲嵌著鑽石和蛋白石的黃金戒指,只是很小,應該是小孩子佩戴的童戒。

亞當斯聽老太太說沒有什麼親人了,頓生憐憫。因為亞當斯只有一個親人,他的最大的願望,就是在紐約買一套住房,把心愛的女兒從老家接來。可是幾年過去了,存款仍寥寥無幾。

他能體會到老太太沒有親人的孤獨。


到達養老院後,老人掏錢付費,亞當斯卻拒絕了,儘管他很缺錢,但在聽到那句“我的時間不多了”的一瞬,他就決定免費送她這一程。

亞當斯看著老人和她脖子上的戒指,緊握了一下她的手,離開了。

幾天後,亞當斯又接到了老人的電話,等他到達時,老人卻沒有在樓下等候,而是請他上去。

進屋之後,他看到室內所有傢俱的門都敞開著,老人腳下是一個打開的手提箱,最上面是幾張泛黃的照片……

老人看到亞當斯,急切地哭訴:“那枚戒指不見了,我找了所有的地方,還是找不到,一定是落在你車上了!”

被冤枉的亞當斯有些惱火,他清楚地記得那天離開時,戒指就掛在她的脖子上。他想說出真相,但看著老人傷心的樣子,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看亞當斯默不作聲,老人更加篤信自己的判斷。

為了懇求他歸還戒指,她絮絮叨叨地講述起來——



很多年前,婚姻失敗的她與女兒相依為命。儘管每天忙碌,但有乖巧的女兒陪伴,她忘掉了疲累,生活漸漸有了起色。在女兒9歲生日時,她買了一枚鑲鑽金戒,送給孩子做禮物。可是,幾個月後女兒突遭車禍,等她趕到時,奄奄一息的女兒用微弱的聲音說:“媽媽,我不能陪您了,您要好好活下去,這個戒指我很喜歡,就讓它陪著您吧……”

從此,那枚戒指就掛在她的脖子上,貼著她的胸口,慰藉著她的心。

亞當斯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他已然明白那枚戒指是她生命的支撐,當即決定要扛下黑鍋,用最短的時間,“還給”她一枚一模一樣的戒指。他寬慰老人說:“您的戒指一定是落在我車上了,找到後馬上給您送來。只是我已經記不清戒指的樣子了,您有照片嗎?”

老人蹣跚著從手提箱裡找出一張照片,上面的小女孩一臉燦爛,手指上是那枚戒指。

亞當斯安頓好老人,拿著照片驅車來到曼哈頓最大的珠寶店,店員拿著放大鏡仔細研究後,說:“這是幾十年前的老款童戒,早就斷貨了,只能單獨為您定制,最快也得3天,並且價格會高很多,大概要2萬美元。”

他當即答應下來。三天后,亞當斯拿到定制的戒指,以最快的速度“還給”了老人。

老人拿著戒指仔細端詳,臉上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神情,抱住亞當斯泣不成聲。



一年之後,有位律師找到了亞當斯,交給他一份遺產清單和一封信:

“親愛的亞當斯,我是喬伊,脖子上掛戒指的那個老太太。拿到您找回的戒指時,我就知道不是我女兒的,您忽略了一點,那個戒指的內側有我女兒的名字縮寫……這些都無關緊要了。您對一個老人所做的一切,除了善良沒有其他的解釋。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故去,律師會把我的全部遺產,包括您知道的公寓,還有郊外的一幢別墅,全部贈予您。此外,還有兩枚戒指,一枚是您定制的,一枚是我女兒原有的,我在手提箱裡找到了……”

就這樣,亞當斯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願望。

看了這個真實的故事,你羡慕嗎?羡慕之餘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我們要學的不是凡夫習性

在日常的學習中,會聽到同修們的各種分享,其中有提到一些現象,如有人在求學法義時未持恭敬清淨之心,在等待時喧鬧嬉笑,旁若無人;又如不依次排隊而爭搶法本,相互推搡,爭搶吉祥品……等等,大家認為這不是學佛人應有的行為,這和社會上那些沒有素質、自私自利的人沒有差別。在一片感歎聲中,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