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聖蹟寺匯聚慈悲願力 誦持《阿彌陀經》為苦難眾生祈福

 (本報訊)南加州帕薩迪納市的聖蹟寺於46日及13日,分別舉行了兩場佛教祈福誦經法會。



南加州帕薩迪納市的聖蹟寺於4月6日及13日,分別舉行了兩場佛教祈福誦經法會。

法會由世界佛教總部、聖蹟寺與聖格講堂共同舉辦,有眾多當地的民眾嚮應參與,共同發心誦持《佛說阿彌陀經》,為於全球災難中遭逢苦難的生命祝禱迴向,祈求十方諸佛庇佑,息災免難,眾生安樂,兵戈掩息,世界和平。



聖蹟寺秉承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解脫眾生,利益大眾」的教導,號召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救援與祝福行動。

近年來全球面臨多重挑戰: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持續擴大、日本能登半島與緬甸發生強震、美國加州,澳洲及韓國森林野火、中國南方與印尼因豪雨引發洪災,非洲及中南美洲亦爆發登革熱與新型病毒疫情等,全球多地動盪不安。面對共業災難成熟之勢,聖蹟寺希望透過佛教儀式為罹難者祝禱往升淨土,為災民祝願早日重建安居,並為困苦眾生祈請免難增福。



法會由世界佛教總部、聖蹟寺與聖格講堂共同舉辦,有眾多當地的民眾嚮應參與。

法會現場,氣氛莊嚴而溫暖,集體的善念與誦經聲傳遞出跨越地域的關懷,有效凝聚了社區與世界的正向能量,展現異地同心,共度難關的慈悲願行。參加法會的信眾表示:參加聖蹟寺舉辦的佛教祈福誦經法會,為受難者祈福,體現佛教對人心安定與社會祥和的積極作用。

此次的活動,延續聖蹟寺秉承世界佛教教皇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解脫眾生,利益大眾」的教導。除經常性地向當地社福機構捐贈生活物資外,世界佛教總部再次發出對緬甸震災的捐助呼籲,結合人道關懷與宗教實踐,號召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救援與祝福行動。

聖蹟寺表示,人人都應該發心修善,而面對無常與災難,我們的一念祝福、一聲佛號、一個善行,都能為他人帶來希望,為世界注入光明。未來寺方也將持續舉辦誦經祈福等活動,鼓勵更多民眾參與,以慈悲願力為全球帶來希望與安定。

轉載自:https://www.chinesedaily.com/article/detail-637533.html | 網頁快照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禪師如此規勸吝嗇慳貪的她

有位居士向禪師訴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嗇,不但對慈善事業毫不關心,甚至連親戚朋友遇到困難也不肯接濟。請禪師去我家開導,開導她。”




禪師就和這位居士來到他家中。

果然,居士的妻子十分摳門,僅僅給禪師倒了一杯白開水,連一點點的茶葉也捨不得放。

禪師並不計較,不過,不知為什麼,他用兩個拳頭夾著杯子喝水。

居士的妻子撲哧一聲笑了。

禪師問她笑什麼?

她說:“師父,你的手是不是有毛病?怎麼總是攥著拳頭?”

禪師問:“攥著拳頭不好嗎?我若是天天這樣呢?”

“那就真是毛病了,天長日久,就成了畸形。”

“哦—”

禪師像是恍然大悟,伸開手,卻又總是張著五根指頭,怎麼也不肯合攏。

居士的妻子又被他的滑稽模樣逗樂了,笑著說:“師父哎,你的手總是這樣,還是畸形啊!”

禪師點點頭,認真地說:“總是攥著拳頭或總是伸開巴掌,都是畸形。這就如同我們的錢財,若是只知死死攥在手裡,總也不肯鬆開,天長日久,人的思想就成了畸形;若是大撒手,只知花用不知儲蓄,也是畸形。錢,是流通的,只有流轉起來,才能實現它的價值。”

居士妻子的臉紅了。因為她明白了。禪師所做的一切,都是變相在勸吝嗇慳貪的她。



這時,她家養了一個小猴子跑了進來。她靈機一動,將小猴抱起來,對禪師說:“大師你看這小猴子多可愛呀,跟我們人類的模樣差不多。”

禪師開玩笑說:“牠比人多了一身毛,若肯能捨棄,就可以做人了。”

居士的妻子說:“您法力無邊,請想方法把牠變成人吧。”

居士一邊訓斥妻子荒唐,一邊向禪師道歉。誰知,禪師認認真真地說:“好吧,我可以試試看。不過,能不能變成人,主要看牠自己。”

禪師於是伸手拔了一根猴毛。

小猴子痛得吱吱亂叫,從女主人懷裡掙脫出來,逃之夭夭,不見蹤影。

禪師長長歎了一口氣,搖著頭說:“唉,牠一毛不拔,怎麼能做人呢?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絲毫不捨,如何能得?”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從“捨不得”到“捨得”的修行,我們出生時赤條條而來,經歷了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生命慢慢變得豐滿,人生有了許多捨不得的人和事:捨不得父母,捨不得愛人,捨不得孩子,捨不得老友,捨不得手中的名利,捨不得變老……

人生縱有千般不舍,最終都得“捨”。

人生在世,無非“捨得”二字,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該“捨”便“捨”,無牽無掛,便是世間自在人。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bvdBeb_u8zg9EsueVwU9sw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如豆蔻花香的無邊佛德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外形類似芭蕉,花色淡黃,果實呈扁球形,種子堅硬如石。豆蔻花散發著濃郁的芳香,無需風的吹送,香氣便會充盈空氣,四處飄散。即便有人將其隱藏,或以布幔遮蓋,也無法阻止花香四溢,因為其香氣無孔不入,一段時間後便會滲透覆蓋物,顯露於外。

古佛真身降世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無論祂如何謙遜,聖潔佛德如何深藏不露,祂的聲望如同豆蔻花的芳香,傳揚於世間,為世人所崇敬追隨。而那些因嫉妒心作祟、披著佛教外衣搞破壞的妖魔,無論使用何種手段來誹謗侮辱佛陀,都無濟於事,因為佛陀的光明與真實不會因這些惡意攻擊而動搖。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南無釋迦牟尼佛,當時的古印度有許多宗教和哲學派別,其中有些對佛陀及其僧團進行了迫害。

當時有六大外道,也稱「六師外道」,其中包括:

富蘭那迦葉:倡導無因論,不承認善惡業的存在。

末伽梨瞿舍梨:認為世間一切由命運決定,行為無法改變命運。

珊闍耶毗羅胝子:提倡不可知論,對一切問題持中立態度。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主張物質主義,否定靈魂和來世。

迦羅鳩馱迦旃延:宣揚無因論和虛無主義。

尼乾陀若提子,也稱為茅尼,(提婆達多後來成為其領袖):禁慾主義的倡導者,提倡苦行和非暴力。

這些外道的追隨者經常與釋迦佛陀及其弟子辯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激起敵意,進而迫害佛陀及僧團。最著名的迫害來自提婆達多,他曾經是釋迦佛陀的弟子,後來叛離並試圖分裂僧團,甚至多次企圖傷害釋迦佛陀。

然而,儘管佛陀面臨來自外道的重重挑戰和迫害,祂依然成功弘揚了佛法,最終深遠地影響了印度乃至全世界的思想與宗教。



回顧南無釋迦牟尼佛當年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即使在面對無數的誹謗、迫害和考驗,佛陀仍然堅定不移地傳播佛法,使得無數眾生從中受益,獲得解脫。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法亦然,無論外界如何波濤洶湧,祂的佛德和智慧將永遠如一,持續利益著無數眾生。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法和智慧,猶如南無釋迦牟尼佛一般,穿透一切障礙的光芒,照亮眾生心靈的黑暗。那些誹謗者的惡行如浮雲般,雖一時遮蔽了光輝,但終將隨風消散,無法動搖佛陀的聖潔本質。

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深植於世間,猶如豆蔻花的香氣,繼續滲透到每個角落,令無數眾生得度。無論世界如何變遷,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聖潔和教法,將永遠如豆蔻之香,歷久彌新,為世人帶來無盡的福慧和安樂。

Mark Su

2025.3.11

轉載自:https://dgbjcenter.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1.html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如法修行

#學佛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感恩並不是簡單的事

20世紀初,福特公司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個個車間一片片廠房迅速建成並投入使用。客戶的訂單快把福特公司銷售處的辦公室塞滿了。每一輛剛剛下線的福特汽車都有許多人等著購買。

突然,福特公司一台電機出了毛病,幾乎整個車間都不能運轉了,相關的生產工作也被迫停了下來。公司調來大批檢修工人反復檢修,又請了許多專家來察看,可怎麼也找不到問題出在哪兒,更談不上維修了。

福特公司的領導非常著急,別說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鐘,對福特來講也是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時有人提議去請著名的物理學家、電機專家斯坦門茨幫助,大家一聽有理,急忙派專人把斯坦門茨請來。



斯坦門茨要了一張席子鋪在電機旁,聚精會神地聽了3天,然後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時,最後在電機的一個部位用粉筆劃了一道線,寫下了“這裡的線圈多繞了16圈。”人們照辦了,令人驚異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產立刻恢復了!

福特公司經理問斯坦門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門茨說:“不多,只需要1萬美元。”1萬美元?就只簡簡單單畫了一條線!當時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號就是“月薪5美元”,這在當時是很高的工資待遇,以至於全美國許許多多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和優秀的工程師為了這5美元月薪從各地紛紛湧來。

1條線,1萬美元,一個普通職員100多年的收入總和!

斯坦門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轉身開了個帳單: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

福特公司經理看了之後,不僅照價付酬,還重金聘用了斯坦門茨。

很多人把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包括我們高中教科書上也是那麼講的,得出的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口號——知識就是財富。

伴隨這個口號的是,如何去獲取知識,然後通過知識獲取財富。至於採取何種手段?沒有人去管。

實際上,這個故事還有下文:

斯坦門茨原本是德國的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因為德國國內經濟不景氣而失業後來到美國。由於舉目無親,根本無法立足,只得四處流浪,直到幸運地得到一家小工廠老闆的青睞,雇用他擔任制選機器馬達的技術人員為止。

斯坦門茨十分感謝老闆,他刻苦鑽研,很快便掌握了馬達製造的核心技術,並且幫小工廠接到了很多訂單。

當福特公司總裁福特先生得知後,對斯坦門茨十分欣賞,先是很痛快地給了1萬美元的酬金,然後又親自邀請斯坦門茨加盟福特公司。但斯坦門茨卻向福特先生說他不能離開那家小工廠,因為那家小工廠的老闆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現在一旦他離開了,那家小工廠就要倒閉。

福特先生先是覺得遺憾,繼而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國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人們都以能進福特公司為榮,而這個人卻因為對人負責而捨棄這樣的機會……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了收購斯坦門茨所在的那家小工廠的決定。董事會的成員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樣一家小工廠何以會進入福特的視野呢?福特先生意味深長地說:因為那裡有斯坦門茨那樣懂得感恩和有責任感的人!

今天,很多人都把眼光盯到一個詞——“財富”上了,他們都在想著怎麼販賣他們的“知識”,怎麼把他們的知識變成財富。至於什麼是感恩?什麼是責任?很多時候已退而居其次了。於是我們感歎世風日下,感歎道德敗壞,感歎人心不古。我們還是沒醒悟過來,我們在宣揚“知識就是財富”,卻遺忘了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沒有人去反思我們失去了什麼!

就如同這個故事,我們常常只看到了的前半段,而沒有看到後半段……

轉載自:善行素食苑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Ky4SwWCXE6BbDCGEeQIJAg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我們要學的不是凡夫習性

在日常的學習中,會聽到同修們的各種分享,其中有提到一些現象,如有人在求學法義時未持恭敬清淨之心,在等待時喧鬧嬉笑,旁若無人;又如不依次排隊而爭搶法本,相互推搡,爭搶吉祥品……等等,大家認為這不是學佛人應有的行為,這和社會上那些沒有素質、自私自利的人沒有差別。在一片感歎聲中,有一位...